请点击此处给我们留言

东莞市 大岭山镇杨屋第一工业区详锋街97号愉和工业园A栋

18565871528(tel)

18565871528(fax)

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手机版 >

师韵兰香  北科大师生敬贺柯俊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2024-02-02 08:03字体:
分享到:

  在北科大满井村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温和谦厚的老者,他大半生都致力于对材料与冶金领域的研究,默默耕耘,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他奉献智慧、挥洒汗水于三尺讲台,桃李天下,却孜孜不倦;年逾半百之时,开拓中国冶金与材料史研究,开启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新篇章。

  十秩春秋、百年韶华。6月23日,柯俊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柯俊院士亲临现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任刘晓峰,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原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难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语委原党组书记、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会长朱新均,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崇愚,中国工程院院士姚骏恩,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静、叶恒强、黄维、南策文、葛昌纯,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等出席座谈会。

  柯俊先生是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今称“院士”)。

  柯俊先生先后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和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80年代开始创办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这几个学科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柯俊先生几十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在钢中首次发现了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20世纪50年代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80年代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并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他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与师昌绪、张光斗等人推动全国工程教育改革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大材料”试点班,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柯俊先生多年来一直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至第四届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理事长,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理事,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金属学报》主编,《中国科技史料》编委,国际杂志《材料科学与工程》、《钢研究》编委,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教育委员会顾问,攀枝花钢铁公司顾问,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顾问等职。先后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新产品工艺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这样评价柯俊先生:“柯俊先生是中国冶金、材料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代宗师,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功勋卓著!”;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这样评价柯俊先生:“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资深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先生评价柯俊先生说:“柯俊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沈阳沦陷,14岁的柯俊一路颠簸,到了天津,后到河北省立第一中学(今天津三中),继续开始学习。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柯俊作为当时河北工业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高举“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华北告急。柯俊辗转来到了武汉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四年级。

  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之后,柯俊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而奋斗终身!

  1944年12月,柯俊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学习,师从当时著名的金属学家D.Hanson教授,期间发表了著名论文《钢在过热过烧后的晶粒间界现象》。

  1951年,柯俊在学术界首次发现钢在相变过程中固溶体分解时的贝茵体(或称为贝氏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

  1956年,柯俊的《钢中奥氏体中温转变机理》获得当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这是北京钢铁学院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奖。

  不仅如此,因为学术突出,校方聘请柯俊担任大二年级《冶金学与金属学的物理化学基础》课程的老师。1951年柯俊获得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终身讲师的任命。

  回国初期,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落后让柯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回想国外先进的科研理念和基础设备,柯俊脑海中的一个新想法出现了——在北京钢铁学院开设金属物理专业。

  1955年,北京钢铁学院授权柯俊负责金属物理专业建立的相关事宜。为了解和翻译莫斯科钢铁学院的相关学科知识,尽快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柯俊夜以继日地学习俄语。

  对金属物理专业,柯俊精心呵护,呕心沥血,一步步辛勤劳作让它健康成长。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学计划,金属物理专业一时成为许多国内大学积极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柯俊先后说服张兴钤、肖纪美来到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教研组任教。1956年6月1日学校正式批准成立金属物理教研组,张兴钤担任主任。

  1962年金属物理62届毕业生与导师 前排:肖纪美(左二)、柯俊(左三)、张兴钤(左四)、方正知(左五)

  柯俊回国任教期间,大胆预测初露端倪的新型学科——电子显微学将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于是,他积极倡导并亲手组建电子显微学的师资队伍,指导北京科技大学老师撰写了多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系统全面的教材,北京钢铁学院成为我国材料科学最早开设电子显微学课程、最早出版电子显微学教材和最先拥有电子显微镜的大学之一。

  我国历史上第一批透射电镜于1958年问世。柯俊立即与校领导谈话沟通,努力说服学校购置了第一批问世的四台国产电镜中的一台。

  后来,在1968年和1972年,柯俊又争取到当时冶金部科技司胡兆森司长的大力支持,购置了一台透射电镜(捷克产Tesla413型)与一台扫描电镜(英国剑桥产的S-250型)。

  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辉煌而久远的历史,而在冶金技术发展的长河中却没有留下太多有价值的文字记载和历史资料。1974年,北京钢铁学院受冶金工业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北京市委的委托,编写《中国冶金简史》,柯俊院士作为“重要专家”参与编写工作。由于经历了,学校图书馆资料大量流失,资料搜集工作举步维艰。在这种危难之际,柯俊自觉地挑起了重担,带领大家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坚守在空旷的学校里扎实开展冶金史的编撰工作。经历一年多的努力奋战,编写组最终在1976年底向科学出版社交了完美的答卷,并于1978年2月正式出版。

  编写冶金简史的工作,让柯俊及其合作者在中国冶金简史的漫漫长河中畅游了一番,也开启了柯俊科研生活中崭新的一页。70年代中期,柯俊刚开始从事冶金史研究工作的时候,受到夏鼐先生的委托,鉴定一件足以轰动全球的文物——“商朝末年的铁刃铜钺”。柯俊用电子探针等先进技术对该文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件公元前14世纪的铁刃铜钺刃部是由陨铁制成的,并将鉴定结论公布,震惊了世界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后来柯俊先后进行了西晋朝周处墓出土的“铝片”和对来自新石器时代的黄铜等进行鉴定,这些鉴定都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柯俊以他独特的鉴定技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博得了世界的认可。

  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柯俊的坚持努力下,冶金史编写组逐渐发展为学校的冶金史研究室,后来改组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其“科学技术史”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目前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多年来,研究所一直承担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国家文物局基础研究基金等多项重要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获得了国际国内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和美、英、德、瑞、日、韩、澳等各国高校和博物馆建立了交流合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展的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荣获全球各冶金、金属学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生研究生成果唯一的亚洲奖,面对如此卓越的成绩,柯俊却谦虚地说“这都是全国各考古单位指导支持的成果”。

  1979年柯俊访问德国亚琛大学时,通过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威望,和达尔、勒克教授的共同努力,首先促成北京钢铁学院与德国亚琛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并共同联合培养博士生。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学府与国外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合作关系,是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1年柯俊与学校其他领导赴加拿大访问,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卢维高与珀迪教授共同努力,于1982年促成两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此后两校的协议又被纳入中加两国政府之间技术合作的协议中。

  此后,在柯俊的努力下,北京科技大学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法国图鲁兹大学等国际上23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十世纪90年代,耄耋之年的柯俊把他的目光集中到如何适应21世纪的需要改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先生积极奔走,潜心调研,多方呼吁开展教育改革,主动到美、英、德等国的著名大学调研,到许多用人单位调研,建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围绕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研究。

  经过多番努力北京科技大学正式启动了旨在培养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大材料”专业试点班的教改课题。柯先生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制定了实验班教学计划的整体框架。实验班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2001年,“大材料”教改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一息,但对于柯先生,对于中国的金属学界、冶金史学界,却是不平凡的百年。柯先生用他的勤勉、博大、坚韧和宽厚参与了我国钢铁事业由起步到腾飞的跨越,开拓了中国冶金史学从星火到燎原的成就,哺育了一代代学子从懵懂到功勋的成长……这就是柯俊,一个行走在光阴中的智者。

  以上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源于《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柯俊传》《柯俊画传》等。

  编辑组:高龑、郝慧鹏、吴钰重、小崔、子艺、兴乐、明珠、玉娟、曹兴国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