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给我们留言

东莞市 大岭山镇杨屋第一工业区详锋街97号愉和工业园A栋

18565871528(tel)

18565871528(fax)

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手机版 >

王曙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2024-01-20 19:15字体:
分享到:

  夹具健康秤转动手柄原标题:王曙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十九大报告关于基本矛盾的重新阐述实际上是为中国现阶段乃至以后一个较长时间定调。什么是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就是关键毛病,找到了关键的病灶才能下药,所以这次十九大对基本矛盾的重新阐述是为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重新把脉,然后重新来开药方子。这个重新的把脉当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就是关于什么叫“不平衡”,另一个就是什么叫“不充分”,今天我就“不平衡”和“不充分”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第一个不平衡是人跟自然的不平衡。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经济得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经济体当中一枝独秀。我们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是全世界增长的火车头。这种成绩毫无疑问要肯定的,别人也很羡慕。另一方面,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中国消耗了全世界大概一半以上的铁矿石,一半以上的煤炭,中国所污染的土壤和水的程度也是全世界罕见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从出生开始就感受到中国的高速增长,我们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可是我们这个“习惯”背后的代价高到不可想象。在代际之间,我们透支了中国非常大的能量,导致我们以后的数代人,要在代际传承当中忍受不公平。换句话说,我们这代人占得太多了,把子孙后代很多的东西提前透支了,造成人和自然的关系极大的不平衡。中国的生态危机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的整个生态环境、粮食跟食品的安全、空气和饮水等日常生存质量要素等都堪忧。因此,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平衡是我们追求高速度增长模式所带来的,是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发展形态所带来的,我们一方面享受了这种高速的粗放型增长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我们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现在我们要转变增长方式,解决人和自然的不平衡,去过剩产能,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目前的农业污染(包括土壤污染、农村饮用水污染、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业所造成的农业污染和粮食食品安全等)、农业生态问题是人和自然关系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之一。

  第二个不平衡是人和人之间的不平衡。人和人的不平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小平同志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再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完整理解小平同志的这句话。这两个“允许”背后隐藏的潜台词就是我们要暂时适应人和人的不平衡,地区之间要拉开差距,人和人之间要拉开差距,这是搞活经济、提高激励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加大,地区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搞的是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也就是梯度推移战略,先发展东部,尤其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然后再发展中部,然后再发展西部,中国的区域差距在这几十年中有所拉大。当然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还包含着城乡差距,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一直是我国最核心的经济特征之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很高。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不平衡,就要着重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社会保障非均衡的问题,尤其要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大力消除贫困,重点要扶持那些欠发达地区,扶持边远民族贫困地区。这几年我到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走了很多地方,这些边疆地区有几个特点,第一,人群都是少数民族居多,第二,人均收入严重低于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也非常高。第三,这些地区也一般都是生态脆弱区。

  第三个不平衡就是人与自我的不平衡。一个社会的平稳发展,既有赖于人和自然的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平衡,更有赖于人跟自己的平衡。人跟自己的平衡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人能建立非常稳定的内心秩序,他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心灵世界,从而在他的事业、家庭当中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从而为社会做出正面的贡献,而不扰乱这个社会秩序。中国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既有可能是出在人和人之间的不平衡上,也有可能是出在人跟自己的不平衡上。今天的中国人能不能有一个稳定的心灵世界,能不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信仰,每个人能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放在整个社会的平台上去衡量,能不能保持伦理和道德秩序,这对于中国的未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方面,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在传统的小农社会,在古代农业文明当中,一个人不管他贫贱还是富裕,都有一颗比较平和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社会当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和信仰导致他的心理结构比较健康,可是当今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巨大变迁已经打破了这个均衡的心灵和文化结构,导致我们自我的心灵世界出现了不平衡。我们以前老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很多人富了反而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出现崩溃。这就涉及到们的信仰建设的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整个社会的心理构建的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伦理建设、道德建设更加重要,这是其他一切乡村建设的基础。

  以上说了三个“不平衡”,那么什么叫“不充分”呢?“不充分”这三个字,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府部门讨论的都很不充分。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到对中国经济社会更为深刻的洞察。

  第一个不充分是城乡社会福利和公共品的供给不充分。我们的城和乡,当然尤其是乡村,公共品的供给比较不充分。所谓公共品,就是一般由国家来提供,而私人提供一般缺乏效率的那些东西,比如说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养老、文化等,这些东西都是公共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所谓的不平衡,比如说城乡不平衡,人和人的不平衡,实际上跟公共品供给的不充分是有关系的。现在农村的公共品供给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很多乡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比较糟糕,很多地方没有条件很好的小学,很多地方农村医疗条件很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设备和人员条件不足,农村卫生条件差,很多村庄的垃圾处理令人揪心。这些公共品供给不充分,尤其是农村供给不充分,是影响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大问题。

  第二个不充分是我国一些地区的法治环境建设和依法治理的不充分。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我们的法治环境和依法治理尽管有了改善,但是还是不充分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农村的法治环境和依法治理更需要大力改善。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要依法办事,要在营造法治环境方面带好头,做好表率,要警惕某些行政管理人员的胡乱作为。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才能让公民有安全感,有归属感。

  第三个不充分是目前中国社会信任体系与社会伦理的建设还不充分。这使得中国成了一个低信任度国家,成了一个人和人之间交易成本很高的国家,这是很可怕的。人和人之间不够信任,老担心对方有道德风险,吃油条担心对方用地沟油,跟人家签合同担心对方不履约。我们在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中当中产生的契约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社会治理等等,都跟现在社会信任有关,跟道德伦理供给不充分有关,这个问已经影响到每个人今天的生活,每个人都要为此付出大量的成本,成本高到不可想象。农村的社会信任、道德伦理问题很突出,现在很多地方村风混乱,乡村治理混乱,村庄道德水平下降,乡村社会礼崩乐坏,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乡村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极大。

  第四个不充分是中国社会公平机制的建构尚不充分。目前城乡身份造成的差距还比较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问题仍旧有待解决。每个人根据你的身份有不同的福利待遇和权利,身份不同就有有不同的医疗条件,有不同的社会保障,有不同的教育水平,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平衡。不充分和不平衡是有因果关系的。当然这个不充分,在农村体现得比较突出。现在倡导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第五个不充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尚不充分。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与我们的经济影响力还不相称。我们的文化传统挖掘得还很不够,我们具有竞争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符号还没有被充分认知,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未来一定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中国的文化品格将大大彰显,这必将有助于我们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为文化建设本身就是社会共识不断形成的过程,就是社会凝聚力不断加强的过程,就是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加强的过程;同时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在全球政治和全球社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有助于全球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中国“走出去战略”。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农村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整个农村发展的复兴,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以上讲的三个“不平衡”和五个“不充分”,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从静止的、指责的角度看问题。未来中国必将从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走向平衡和充分的发展,即实现三个均衡和五个充分:即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人和自然的平衡,通过协调区域发展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人和人的平衡,通过心理和信仰建设来实现人跟自身的平衡;要实现城乡公共品的充分供给,实现法治和安全的充分供给,实现社会信任和伦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充分发展。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大目标。